天文學:觀測與理論

Astronomy : Observation and Theories 加入收藏
產品規格
  • 規格 

    DVD

  • 總片長

    500 分

  • 總片數

    20 片

  • 級別 

    普遍級

  • 發音 

    英語

  • 字幕 

    中文、英文

  • 出品年

    2010 年

  • 公播價

    NT$ 60,000

  • 出版 

    百禾

  • 備註 

    以上報價未含VOD

內容介紹

本節目是美國Coast Learning System 製作,依據National Academy Advisory Committee 的天文學指導教學課程,邀集天文學領域中的各方專家、學者、科學家、理論家和實驗者參與指導,內容廣泛,由淺入深,運用3D電腦動畫描繪出各式各樣的天體狀況和運行,讓人一目瞭然,是近年來美加地區最受推崇的一套天文學視聽教材。
1 ,天文學概述The Study of the Universe
什麼是天文學?宇宙無限深邃,充滿奧秘,讓人難以理解。幾千年來,人們一直從仰望蒼穹中獲得快樂,並且探索生命。他們觀看、注視,思考,宇宙到底是什麼?它從何開始?這就是天文學的研究。基本上,它可以歸納成三個問題,我們的周圍是什麼?它到底從何而來?宇宙最終的命運是什麼?
2 ,觀測天空 Observing the Sky
從地球的觀點,天空是平面的。古天文學家認為星空是一個包覆地球的球形天幕,上面點綴著太陽、月亮、行星、恆星等,這稱為天球。今日,我們仍使用這個觀念定位物體、瞄準望遠鏡。我們用科學模型,重現觀察到的物理世界現象,有助於我們思考、了解星空或是定位恆星。
3 ,天體循環 Celestial Cycle
宇宙流轉不息,沒有任何東西真正靜止不動。數以千億顆星星所構成的星系, 以一小時至少百萬公里的速度,在不斷擴張的宇宙中旋轉。我們的地球是一顆不斷旋轉的大球,除了每日自轉外,還會每年繞行太陽一周。月球又繞地球運行,為什麼有日蝕、月蝕?
4 ,天文學的誕生The Birth of Astronomy
知識是人類經驗、觀察與想法的總和,每一代的學習都建立在前人的成果上, 在天文學上,早期文明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發展出宇宙觀,在西方天文學家出現前,中國人已觀察了天空數千年,並制定曆法。西元前1500年,數學和代數同時發展,影響了希臘,也為日後持續兩千年的宇宙模型,奠定了舞台。
5 ,天文儀器Astronomical Tools
我們的眼睛能感應可見光,但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的一小段,如果天文學家要研究宇宙,就必須運用整個電磁波譜。電磁輻射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播,俗稱光速,它呈波狀運動進行。天文學家研究電磁波譜,製造望遠鏡或偵測器,例如哈伯太空望遠鏡與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,能穿過地球大氣層的輻射。
6 ,星光的科學The Science of Starlight
宇宙很美,星光渲染的夜空提供美麗景觀,也告訴我們宇宙的本質。透過光譜學可以了解星星的熱度、大小、質量、化學成分,甚至可以判斷它離我們多遠。解開宇宙奧秘之前,必須先瞭解光如何成形。要解開無限大之謎,我們必須先從無限小開始:「原子」。
7 ,太陽─我們的恆星The Sun – Our Star
太陽其實是氫氣構成的巨大球體,它的核心約有克氏一千五百萬度,驅動它的核子反應,釋放能量每秒等同八千億顆氫彈。它產生的輻射溫暖我們的地球,並抵禦周圍的寒冷真空宇宙。研究天文學,尤其是太陽,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影響我們日常生活鵝地球氣候的天文現象。
8 ,星星家譜The Family of Stars
古人認為天空是平的,早期天文學家與文明建造精細的模型來幫助他們理解眼前所見,僅依靠他們的感官描繪所有的星星都一樣遠,在球狀的外殼上環繞地球。幾千年後,這個模型改變了。在西元前280年,一個聰明的天文學家利用簡單的幾何學,立體宇宙的改變開始了。
9 ,恆星的誕生Stellar Birth
宇宙萬物皆有起源,恆星是如何誕生的?銀河系中充滿了團狀的塵埃與氣體,我們稱之為星際物質,大部分由氫與氦所組成。星雲主要有三種類型:黑暗星雲、發射星雲與反射星雲。當星雲變得緊密,然後原子氣體的氫會開始組成分子,在混亂的漩渦相互作用的影響下,分子雲塌縮、分裂⋯⋯
10,恆星的死亡Stellar Death
恆星的生命週期,天文學家稱之為恆星演化。大致上,恆星可以分為三種,低質量、中質量和高質量恆星。恆星的生命大部分處於主星序期,非常穩定,不論顏色、溫度、亮度或體積,都不會有太大改變。慢慢地,在恆星的核心中燃燒完畢後,產生劇烈變化,恆星塌縮,變成紅色逐漸邁向死亡。
11,恆星的殘骸Stellar Remnants
天文學家與天文物理學家完成了中子星的理論,它是重質量恆星塌縮、超新星爆炸後,剩下一顆城市般大小,由中子所組成的高密度圓球。是密度極大的物體,它被壓縮的物質一茶匙可重達10億噸,它有強烈的磁場,是地球強度的好幾兆倍。它塌縮到數學上的一點時,就形成光都逃不掉的黑洞。
12,我們的星系:銀河系Our Galaxy : The Milk Way
什麼是圓盤結構?銀河系是一個圓盤系統,我們位於圓盤中間,距離中心大約24,000光年。銀河系大約有一千億顆恆星。什麼是螺旋星系?紅色和藍色的恆星透露出恆星的年齡,你知道恆星會出生、爆炸和死亡嗎?銀河系有那些不為人知的一面?在宇宙中,我們只是漂浮在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孤島。
13,星系 Galaxies
星系就像小島嶼被太空包圍著,由星星、塵埃、氣體集結而成,在黑暗的宇宙中形成光和物質的綠洲。宇宙如此廣闊,有一大片空白的空間,星系之間是超乎想像的空無一物。了解星系如何形
成和交互作用,是天文學家的重要目標,一旦能了解影響星系的演化過程,就能架構出星系以外的黑暗宇宙的模型。
14,活躍星系Active Galaxies
什麼是活躍星系?什麼是「太陽光度」?一顆超高溫的大質量恆星,可能高達一千萬個太陽光度。銀河星系由幾千億顆星球組成,有100億個太陽的光度。我們研究越多的活躍星系就越覺得它們怪異。什麼是西佛星系、電波星系?什麼是類星體?年輕的宇宙像什麼樣子?
15,宇宙學Cosmology
在宇宙學的領域裡,所有的事物都有關聯。宇宙學研究起源、自然以及宇宙的演化。什麼是奧斯伯詭論?宇宙不是無限的嗎?它到今天還在向外擴張嗎?宇宙有明確的年齡是幾歲?宇宙的起源是什麼?什麼是宇宙膨脹?什麼是都卜勒現象?什麼是暗能?為什麼宇宙是黑的?
16,太陽系Solar Systems
我們的太陽系最顯著的特徵,就是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個平面上,沿著相同的方向繞著太陽運行。太陽星雲以前在收縮時一定是朝這個方向旋轉,行星也繞軸自轉,這是行星形成理論的重要關鍵之一。什麼是內太陽系、外太陽系?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?
17,類地行星The Terrestrial Planets
類地行星是火星、水星、金星和我們的月球。內太陽系的所有類地行星都從旋轉的星雲所形成,太陽也從同樣的星雲裡誕生,塌縮的氣體和塵埃壓縮成為物質,物質再形成小型微行星,它們會持續聚集、碰撞形成較大的原行星。分化、凹蝕、氾濫和演化是行星發展的四個階段。
18,類木行星的世界The Jovian Worlds
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、海王星,它們是巨大的世界,是外太陽系的統治者。它們冷得足以讓氣體凝結,與內太陽系行星同時形成,但是結果卻大不相同。它們各有各的瑰麗景緻,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。透過它們,我們才能更了解我們的地球,以及地球如何在太陽星雲裡的形成史。
19,太陽系的碎屑 Solar System Debris
大家一致認同月球起源的理論,可能是一個火星大小的原行星與地球相撞後噴出一團氣體和塵埃,最後凝結就形成月球。什麼是流星?什麼是隕石?什麼是太空碎屑?它們的組成分子是什麼?它們對我們的地球造成那些影響?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毀滅一定會發生嗎?
20,尋找外星生命 The Search for Life Beyond Earth
生命是如何創造出來的?地球上的生命只是一個宇宙中的意外?或者,宇宙處處充滿生命呢?我們正在尋找太空裡的生命,特別是有智慧的生命。太空裡的低能生命可能比智慧生命更多,像是細菌之類的。像地球上發現的複雜生命,不可能只是經由達爾文進化論產生的。我們能接收到外星生物(ET)的訊息嗎?